采煤工作面作業(yè)規(guī)程內容(一)
發(fā)布時間:
2023-10-12
(一)工作面概況
采煤工作面在礦井中所處的位置、編號,工作面的長度、沿走向或傾向推進長度,工作面四周開采狀況,工作面開采范圍與地表相對應位置,開采對地表建筑物的影響狀況,地面水體和含水層對工作面開采的影響等。
(二)地質說明書
根據(jù)地質勘查部門提供的采煤工作面地質勘查資料,結合已開采揭露和掌握的煤層地質情況,簡要描述工作面的地質條件。
(1)煤層性質。煤層產狀要素、賦存特征,煤體的普氏系數(shù),煤體實體密度、松散體視密度,煤的內在灰分、揮發(fā)分、發(fā)熱量、硫分、磷分,以及煤的工業(yè)分類等。
(2)圍巖性質。工作面頂?shù)装宓膸r石性質、厚度、基本特征、類級劃分。
(3)地質構造特征。開采范圍內對開采影響較大的斷層位置及產狀要素, 主要的褶皺構造、火成巖侵入體的位置特征及對開采的影響程度。
(4)瓦斯、煤塵及煤炭自然發(fā)火狀況。工作面煤層瓦斯的壓力、涌出量, 煤塵爆炸危險性,煤的自然發(fā)火傾向性、自然發(fā)火期等。
(5)水文地質狀況。開采期間工作面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。
(6)工作面煤炭儲量。工作面開采范圍內煤層的工業(yè)儲量與可采儲量、工 作面預計開采期限等。
(三)采煤方式
(1)工作面的巷道布置系統(tǒng)圖。按一定比例繪制工作面巷道布置示意圖, 主要巷道與工作面開切眼的斷面圖。
(2)采煤工藝設計。根據(jù)工作面具體地質條件和設備配備情況,確定采煤工作面的回采工藝方式。
爆破工作面:頂板支護設計、支護參數(shù)及支護材料數(shù)量的確定,爆破設計說明書編制,運輸設備選型計算等。
普采工作面:頂板支護設計,選擇采煤機械的型號及主要參數(shù),采煤機進刀和割煤方式選擇,運輸設備選型計算等。
綜采工作面:支護設備、采煤機械與運輸機選型與能力驗算,乳化液泵站選型等。
(四)工作面生產系統(tǒng)
(1)通風系統(tǒng)。進風路線、工作面、回風路線、通風設施及風流質量和風量大小。
(2)供電系統(tǒng)。工作面主要電氣設備和供電電纜的選型計算,控制、檢測設備整定計算與配備。繪制工作面的供電系統(tǒng)圖。
(3)運輸系統(tǒng)。煤炭運輸線路,主要設備性能,運輸能力匹配情況。工作面所需材料、設備運輸線路、運輸設備與運輸要求,設備回收路線與要求。
(4)灑水降塵及防火系統(tǒng)。水源點位置,灑水降塵防火的管路敷設,注漿注惰氣的管路系統(tǒng)布置。
(5)防水排水系統(tǒng).預計的涌水量大小,防水排水的管路布置,噴灑水點的布置,供水管路管徑選擇,供水水壓和水量的要求,設備選型等。
(6)安全監(jiān)測系統(tǒng)。工作面回采系統(tǒng)中安全監(jiān)測儀器設置的位置與要求,儀器的性能與整定值確定。
(7)瓦斯抽放系統(tǒng)。在有煤與瓦斯突出危險的工作面,要確定煤層瓦斯抽放方式,主要抽放參數(shù),抽放系統(tǒng)及管道管徑選擇;瓦斯抽放系統(tǒng)主要安全設施設置的位置與要求。